文登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综艺娱乐、房产家居、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10-31 11:32:01
魏建国(商务部原副部长)
9月2日,2022服贸会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在京召开。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做了主题发言。
以下为独家演讲全文:
我始终在考虑一个问题,在中国未来新型城镇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高质量的发展如何才能解决楼宇经济的发展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用10多分钟时间讲一个主题。
楼宇经济将是中国城市发展高质量的一张名片。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说?那就要从服务贸易说起,WTO的规则里面对服务贸易的界定有十二大领域,这十二大领域包括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与工程服务、金融服务、旅游和旅游相关的服务、教育娱乐、文化、体育服务等等。我不一一念出来,我算了一下,请大家记住,在WTO服务贸易概念之下的12个领域里面,除了一个,当然这一个也可能有,那就是运输服务,俗话叫做物流。除了物流服务之外,11个领域里面都包含着楼宇经济,所以楼宇经济是我们国家未来整体服务贸易的一个总的趋势发展的切入口。
纵贯全球,可以看到从美国的曼哈顿,英国的伦敦的金融城,东京的新宿,香港的中环,以及到后来的新加坡的商务区,迪拜的购物中心,都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国内也是这样,从北京的CBD到上海的陆家嘴金融城,再到深圳的前海,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服务贸易跟我们楼宇经济是分不开的。当前中国楼宇经济呈现出三大特色。
一,我把它看作是直立起来的开发区,而且是直立起来的多功能的商业开发区,同其他国家楼宇经济不同。中国楼宇经济是指商务楼宇、产业园区、产业功能区为主要载体,是由政府引导,政企联动互动共赢的,而且是通过国际高水平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招商经营的多功能的综合开发区。如果打通现在所有的开发区,打一个比方,我国目前所有的开发区,包括我们的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可以说这是一个平躺下来的开发区。楼宇经济是把平躺的开发区竖直立起来,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概念最早是在新加坡提出的,其次是迪拜,但是我觉得中国目前楼宇经济的特色已经比他们发展得更加显著,我们是一个立起来的多功能的商业性的开发区。
二,楼宇经济是高技术、高资本、高技术、高资本、高人才产业的要素平台,是全生产要素的最佳匹配的“大码头”。习主席讲我们要建成“大码头”,我们经常讲芯片,芯片是三大密集型,资本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而我们现在的楼宇是高技术、高资本、高人才,包括全生产要素,那就是土地、信息、资本、劳力、技术,能够达到在楼宇里面最佳的配置。可以说过去我们看到楼宇跟今天楼宇的经济是不可相比的,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过去楼宇的经济是从低端的单纯的收取租金,吸引游客,从仅仅是一个商品城市的初级阶段,然后发展到上交国家税金,聚集消费群体的一种商业形态。而现在我们应该把它办成技术、资本、人才、信息、土地全生产要素最佳园区的“大码头”。现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大家看到的北京CBD,上海的陆家嘴金融区,深圳的前海,以及广东和长沙。
第三,当今的楼宇经济已成为中国城市经济的新模式,营商环境的新抓手,总部经济的新阵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这4个新是我们当前楼宇经济发展突出的特点,国外没有,过去也没有,唯有中国在这个时候,在这方面做得好。
目标明确了,下一步中国楼宇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呢?在讲发展之前,我们要考虑中国楼宇当前发展的软肋是什么?我看就两个字,观念,特别是政府的观念。今天有很多区长,开发区的领导参加会议,我想有这么三个转变。
第一,政府要迅速转变观念,要把楼宇经济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的抓手。这个城市到底怎么样?有没有核心竞争力?下一步这个城市GDP如何到高质量,怎么做好一个城市宜居、宜游、宜行、宜生活?习主席提出来的高质量的发展,楼宇经济是一个抓手,要把楼宇经济经济,商务区的建设统筹经营,从单纯的提供空间,发展到空间加配套,加服务,再发展到空间加配套、加服务,再加经营,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当然现在没有做到,这也是我们的软肋,我们现在经营不好,但我们有信心完成这项工作。
第二,政府要转变的观念不只是这些,政府对楼宇经济应该首先做好顶层设计。上海浦东开发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做的最好的就是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做好了下面接地气就好办,可以说,一通百通。
政府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也要“算大账”,经济上面要做“大蛋糕”,政府要发挥政策的效应,克服当前楼宇经济的软肋,尽快建立由政府牵头,工商共建、共享的楼宇经济的新机制。应该看到当前我们楼宇存在的问题有不少,方方面面都有,但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没有机制。我们应该把楼宇经济的新机制建立起来,真正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把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前景,以及经营商对楼宇规划和企业本身发展和诉求三者统一起来。我不知道你们到过迪拜的Shoppingmall没?21个大门,每个大门可以并排走,10多辆大卡车,全球所有的商品,包括我们义乌的小商品,那儿也有,当然也有一些高档的北欧的消费品和旅游商品,为什么?就是政府把整个企业的经营者和楼宇的管理者以及政府三者的积极性都发挥起来了。现在我们没有做好,我们应该走出一条政府的招商,同楼宇的招租结合起来的新路,让市场主体成为城市的基础的新合伙人。市场主体能不能成为城市的新合伙人,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好、楼宇棒、城市强”。我到了新加坡,看了他们在这方面做的不错,也很佩服,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我们“企业好、楼宇棒、城市强”,我们整体的楼宇经济上了一个台阶,就能构建一个当前新时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而且通过楼宇经济把它凸显出来。
最后一点,我觉得当前非常重要的是楼宇经济也不要照搬过去的,也不要照搬国外的,我们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之路,那就是创新。怎么创新?那就是要克服重硬件、轻软件、重招商、轻经营、重规模、轻服务的传统做法。要从一条粗犷的经营,走到精耕细作的路子,要做到每个楼层,每个街道都能够体现出我们楼宇经济的精准细致的工作作风。现在这项工作不行,可以说太潦草,太粗犷。其次我们还要扩大视野,拓宽领域,不要把楼宇经济只看做是一个商业的领域,要从商业领域跨度到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健康、养老、体育,这一点是我们整个中国楼宇经济里面的一个创新的突出体现。
在这里我特别要提一提长沙,长沙在这一方面,他们通过了利用湖南卫视把楼宇经济从单纯的商业经济已经跨到文化创新这一块,跨到文化领域,我觉得这是一个创新。
有几项集体工作,我们在当下必须要做。第一,要组建中国楼宇经济城市联盟,这个联盟要有交流平台,要有工作机制,要有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要定期召开全国会议,不仅要召开全国的,而且要召开国际的。我们中国企业有这个能力,也有资本和水平,做好全球的国际楼宇经济的报告,特别是要搭建一个具有全国性的面向国际的楼宇经济的发展平台,指出今后楼宇发展的趋势和下一步楼宇经济发展的目标,让更多的人关注楼宇经济。同时,我们应该注重中国楼宇经济特色,也应该向国际化向国外先进者学习,走出去交流,请进来介绍。
最后有人问我,你最大的希望和目标是什么?一句话,我认为未来5年中国楼宇经济发展将是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靓丽的名片。
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驾微信公号看这里看不到的内容
关注官方视频号C位观察Insight,看书本上学不到的新鲜经济学